“用他们所懂得的言论”: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宣传的话语建设“With the Words They Know”: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PC's Counter-Japanese Propaganda Discourse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by the Whole Nation
赵新利
摘要(Abstract):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枪杆子”和“笔杆子”抗战,其中对日宣传使侵华日军士气下降,逃兵增多,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对日宣传实践中尤其注重话语建设,“用他们所懂得的言论”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全面开展日文教育,士兵大都能呼喊几句日文口号、唱几首日文歌曲;积极训练并利用日本俘虏,领导他们开展通过母语的共情式对日宣传工作;在对日宣传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改进对日宣传话语和口号。对日宣传话语建设在侵华日军中产生了积极效果和广泛影响,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KeyWords): 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日宣传;话语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5)”(项目批准号:21&ZD3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赵新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北支那方面軍司令部(1939):《共産党ノ我軍隊ニ対スル思想的瓦解工作ノ真相ト之カ防遏方策》,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A03032006400。 波多野乾一(1937):《現代支那の政治と人物》(408页),东京:改造社。 大本営陸軍部研究班(1940):《支那事変の経験に基づく無形戦力思想関係資料(案)》,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C11110756500。 哈里森·福尔曼(1988):《北行漫记》(120-121页),陶岱译,北京:新华出版社。(原书Harrison,F.[1945].Report From Red China.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和田真一(1963):生と死の岐路。见日本共産党中央委員会·反戦同盟記録編集委員会(编):《反戦兵士物語:在華日本人反戦同盟員の記録》,73-74页,东京:日本共産党中央委員会出版部。 解放日报(1942年8月30日):日本士兵大会和反战团体大会的收获,《解放日报》,1版。 解放日报(1944a年2月20日):日人反战同盟扩大执行委员会和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成立,《解放日报》,1版。 解放日报(1944b年7月29日):喊话“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在这样斗争着(五),《解放日报》,4版。 解放日报(1945年2月20日),山东日人解放联盟,瓦解敌军效果良好,《解放日报》,1版。 铃木传三郎(2000):《一个“老八路”和日本俘虏的回忆》(刘国霖译),北京:学苑出版社。(原书Suzuki,D.[1983].Yan'an Prisoner Diary.Tokyo:Kokusho Kankokai.) 陆军省(1943):《軍紀風紀上等要注意事例集》,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C12120748900。 卢耀武、刘国霖(1991):129师的敌军工作。见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八路军回忆史料(3)》,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毛泽东(1939):发刊词,《八路军军政杂志》,第1卷第1期。 毛泽东(1975):《论持久战》(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内阁情報部(1939):《北支共産軍ノ宣伝戦術》,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C14010435500。 山本武利、高杉忠明(2006):《延安リポート:アメリカ戦時情報局の対日軍事工作》(762页),东京:岩波書店。 水谷尚子(2006):《「反日」以前―中国対日工作者たちの回想》,东京:文藝春秋。 水野靖夫(1974):《日本軍と戦った日本兵―反戦兵士の手記》(74、84页),东京:白石書店。 藤原彰、姫田光義(1999):《日中戦争下中国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反戦活動》(211页),东京:青木書店。 外务省(1942):《8中共側新聞伝単等送付ノ件3》,アジア歴史资料センター,B02032461700。 文化教育研究会(1941):《敌我在宣传战线上》,北京:文化教育研究会。 习近平(2016):《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433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习近平(2019):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求是》,第8期,4-8页。 憲兵司令部(1939):《思想彙報(第四十七号)中国共産党及共産軍の日本軍後方攪乱策動及宣伝工作の概況》,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A03032317200。 篠塚部隊(1940):《石太線襲撃に於ける八路軍の宣伝工作の観察の件》,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C04122582100。 徐则浩(2005):《从俘虏到战友——记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83页),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詹姆斯·贝特兰(1986):《华北前线》(168页),林淡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原书Bertram,J.M.[1939].North China Front.London:Macmillan & Company.) 赵新利(2018):八路军的日语学习培训,《军事历史研究》,第32卷第5期,95-106页。 赵新利(2019):全面抗战时期我党对日宣传的媒介手段与效果研究,《中国出版》,第18期,63-67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1994a):《八路军·文献》,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1994b):毛泽东、刘少奇关于在华北应加强瓦解日军的宣传工作致朱德等电。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八路军·文献》,156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1994c):朱德、彭德怀关于晋察冀军区开展瓦解日军工作情况致蒋介石等电。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八路军·文献》,377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1994d):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日伪军工作的训令。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八路军·文献》,388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中央档案馆(1986):中央宣传部关于反敌伪宣传工作的指示。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63-64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朱德(1983):《朱德选集》(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 ① 原抄件中无法辨认的字用□□代替。 ② 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县神头村,八路军129师团同日本军108师团芭尾部队、16师团林清部队之间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