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装置与国家动员:国共合作背景下广西抗战电影的治理实践及技术路径Media Devices and National Mobilization: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 Technical Paths of Guangxi's Antiwar Films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ist-communist Cooperation
万忆,曾珍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以媒介治理与技术动员为理论关切,通过媒介考古与档案分析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全面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背景下广西的电影媒介技术实践。研究发现:在民族救亡的政治共识下,新桂系当局、国民政府与中共南方局共同建构了“影院动员—流动放映—跨境传播”的三维电影技术网络;电影装置成为战时多元政治力量协同推进抗战建国的媒介平台;苏联技术主体的跨国参与则助力形塑了国际反法西斯视觉共同体。研究揭示:战时电影技术网络的空间配置、技术标准的制定运用以及跨国放映的实践,共同构成了媒介技术深度嵌入国家治理体系的物质路径。八十年前抗战时期的广西经验,不仅丰富了战时大后方文化研究的地域图景,更呈现了电影媒介技术服务于战时国家动员与社会治理的复杂协同机制——技术装置既是治理效能提升的工具,也映射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多元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借助“技术政治”视角,本研究进一步剖析了放映技术标准、观影空间布局等传播基础环节所蕴含的治理策略与权力意涵。研究结果为理解媒介技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治理功能与动员效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注脚。
关键词(KeyWords): 抗战电影;媒介治理;技术动员;救亡动员;国共合作;技术政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青年宣传工作历史经验与新时代青年政治引领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08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万忆,曾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北流县志编纂委员会(1993):《北流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本刊(1937):广西电影片检查办法,《广西省政府公报》,第27期。
- 本市戏剧电影界全体总动员,(1939年8月31日),《广西日报》。
- 布莱恩·拉金(2014):《信号与噪音:尼日利亚的媒体、基础设施与都市文化》(陈静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原书Larkin,B.[2008].Media,infrastructure,and urban culture in Nigeria.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 朝鲜义勇队纪念“三一”运动纪念大会,(1939年2月20日),《救亡日报》,2版。
- 朝鲜义勇队在桂林,(1939年5月19日),《柳州日报》,3版。
- 陈红梅(1999):不断叙述的历史——“重庆与中国抗战电影”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第2期,88-91页。
- 电影第二队招待荣誉大队,(1939年6月11日),《广西日报》。
- 电影队分头出发放映,(1941年10月1日),《柳州日报》。
- 电影教育队赴五十余县展开放映,(1939年11月14日),《南宁民国日报》。
- 电影巡回队,桂省共有七队(1942年10月12日),《扫荡报》。
- 电影义映募款救灾,(1943年1月31日),《扫荡报》。
- 电映队昨放映《八百壮士》招待本市官兵,(1939年11月16日),《柳州日报》。
- 丁晓蕾(2018):基于新闻史料的广西抗战电影救亡事业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 方言:《全民抗战》(1939(60),842-843页。转引自陈洪波(2016):《抗战时期广西日报(桂林)广告研究1937—1945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50页。
- 巩联军(2022):来自东方记者的“西行漫记”——献礼党新的百年征程,《当代世界》,第7期,75-79页。
- 广西省党部电影宣传队在邕放映各种抗战有声剧片,(1938年10月3日),《南宁民国日报》。
- 《广西通志·文化志》第二编辑室(1987):《广西文化志资料汇编-第二辑》,南宁:《广西通志·文化志》第二编辑室。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网(2015年9月1日):抗战桂林[视频],获取自https://news.cctv.com/2015/03/23/VIDE1427109245516359.shtml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广西通志-文化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国防艺术社电影部长来柳放映,(1938年11月12日),《柳州日报》。
- 亨利·列斐伏尔(2021):《空间的生产》(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简圣宇、王雪(2021):20世纪30年代广西电影院状况考论——以南宁和桂林两地为主线,《沿海企业与科技》,第6期,67-72页。
- 教厅电影队出发各县一个月工作完毕后回桂受训,(1938年3月17日),《南宁民国日报》。
- 乐群特映彩片青鸟,(1943年3月25日),《扫荡报》。
- 乐群影院今日开幕,(1941年5月25日),《扫荡报》。
- 李栋宁(2014):民国教育电影的成因、手段及意义,《艺术百家》,第4期,128-131,80页。
- 李建华(2013):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抗战电影的勃兴,《重庆社会科学》,第3期,107-112页。
- 李建平、盘福东(2015):《广西抗战文化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李江(2012):抗战时期桂林戏剧社团的演进及其贡献,《重庆社会科学》,第6期,114-120页。
- 丽妮(1938):谈谈战期中桂林的戏剧和电影,《克敌周刊》,第24期,11-14页。
- 隆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3):《隆安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龙州政法(2022年9月18日):勿忘国耻抗战龙州,获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5NTQ5Nw==&mid=2247490272&idx=3&sn=761d2caae87e3b277226c2ac94db094d&chksm=fe3c3086c94bb990b4b0f3bf57ef 31c849f6b0638a77de556445a5acbdceda36763f80454c09&scene=27
- 刘硕良、廖子良、廖明君(2016).广西现代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9.
- 罗曼·卡尔曼(2020):《在华一年:苏联电影记者笔记1938—1939》(李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原书Роман Карман.[1941].POMAH KAPMEH ГОД B KИTAE.MOCKBA:CОBETCKИЙ ПИCATEЛЫ.)
- 罗显勇(2013):论重庆抗战电影“纪实主义美学”的成因和特点,《当代电影》,第1期,185-188页。
- 名片《火的洗礼》昨首次在柳放影,(1942年1月24日)《柳州日报》。
- 七七抗战纪念,(1939年6月23日),《广西日报》。
- 《青青电影》(1939)。《中制将迁桂林说》,第4版第12页。
- 容县志编纂委员会(1993):《容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伤兵之友运动电影放映队放映影片募捐少年伤兵之友会开始工作,(1939年2月1日),《扫荡报》。
- 社教运动周举行电影日,(1942年11月14日),《广西日报》。
- 省府电化教育巡回团抵邕,(1938年3月6日),《南宁民国日报》。
- 省府继续推行战时民众教育,(1939年3月30日),《中山日报》。
- 省府教育电影队前在军医校放映昨晚在高中放映,(1938年7月22日),《南宁民国日报》。
- 省府举办电教训练班,(1938年2月28日),《南宁民国日报》。
- 省府举办电教训练班,(1938年3月2日),《南宁民国日报》
- 省府军教队抵左放映情形,(1938年10月14日),《柳州日报》。
- 省府在南宁区等电影巡回施教继续推行战时民众教育,(1939年3月11日),《广西日报》。
- 省政府颁布广西省教育电影巡回讲映办法,(1937年7月6日),《南宁民国日报》。
- 省政府购到大批抗战影片,(1938年9月26日),《南宁民国日报》。
- 省政府教育电影巡回讲演队分赴各县放映抗战影片,(1937年7月17日),《南宁民国日报》。
- 宋继东(1999):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柳州市志第6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06.
- 苏联建国影片将运桂展览,(1943年6月1日),《扫荡报》。
- 谭求健、田义贵(2023):大轰炸时期重庆影业生态考察(1938—1943),《电影艺术》,第6期,143-151页。
- 万忆、万一知、朱丽莉、孙锦卉、易正逊、陈晨等(编著)(2015):《广西抗战文化大事记:1937年7月—1945年8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万忆等(主编)(2017):《广西抗战文化史料汇编-第3辑-社会民生纪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王锦辉(2009):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述评,《广西地方志》,第3期,50-53页。
- 韦绍行(2015):抗战“模范省”给广西强化保疆卫国使命担当的启示,《当代广西》,第11期,52-53页。
- 魏华龄(2014):《桂林抗战文化综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魏华龄、曾有云(主编)(1995):《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 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吴国盛(2008):《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响应文化劳军电影募演青年中国,(1942年11月20日),《扫荡报》。
- 新华电影院公映封锁大西洋,(1938年12 月23日),《扫荡报》。
- 邢永川(2016):《民国时期广西电影传播初探》,《文化与传播》,2016,5(6):35-42。
- 薛勇民、李侠(2002):论福柯权力视野下的技术,《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期,6-9页。
- 阳朔县志编纂委员会(1988):《阳朔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影院放映抗战名片,(1941年9月2日),《柳州日报》。
- 余纪(2006):抗战陪都电影市场的好莱坞景观,《电影艺术》,第5期,42-46页。
- 在桂垣放映抗战影片分别招待各界参观,(1938年4月18日),《南宁民国日报。
- 赞助端节劳军各戏院明日义务演映,(1941年6月1日),《广西日报》。
- 张慧瑜(2022):从“帐篷话剧”到华北电影队:1930—1940年代晋察冀根据地流动的文化传播实践,《国际新闻界》,第9期,23-41页。
- 郑永年(2024):“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秩序,《现代国际关系》,第12期,5-18,144页。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94):《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98a):《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98b):《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中华影院响应募衣今晚映〈木兰从军〉以收入六成捐赠,(1939年10月6日),《南宁民国日报》。
- 中央电影场试映《前程万里》招待本市新闻文化界,(1941年2月25日)《广西日报》。
- 中央电影公司放映《白云故乡》招待新闻文化界,(1941年1月25日),《广西日报》。
- 钟山县志编纂委员会(1995):《钟山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周开日,李智主编(2000):《钦州市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资源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资源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Winner,L.(1977).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The 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