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 新时代的健康传播研究:来自科学传播的启示

    Shirley S.Ho;陈梁;

    <正>一、 环境与技术: 回望当下的健康传播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与新兴的信息传播技术为健康传播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同时塑造了当前的健康传播研究。我们必须承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至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但另一方面,这个特殊的语境的确为健康传播研究创造了契机。它使得健康传播学者能有机会探索大量复杂的,并且在此之前无法研究的问题。在过去的两年中,涌现了许多基于新冠疫情语境的健康传播研究,

    2022年03期 v.9;No.3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健康传播

  • 医患冲突语境中的相对敌意媒体效果研究

    孙少晶;张岩松;

    本研究从“敌意媒体效应”理论出发,考察医患关系语境中的利益相关方对媒体偏见的感知,以及该感知是否影响医患双方对公众意见的感知。研究选择执业医师(及护士)群体和普通患者群体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在线实验方法,发现显著的相对敌意媒体效应,而这种敌意媒体效应与人们对医患关系相关舆论的感知呈正相关关系。

    2022年03期 v.9;No.34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信息疫情视角下儿童家长的疫苗犹豫机制研究

    李锦辉;张缘;

    COVID-19大流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信息疫情与信息过载的背景下,本文围绕媒体负面信息对儿童家长疫苗犹豫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期为公众更好地理解家长疫苗犹豫问题与制定儿童免疫政策提供实证参考。2021年7—8月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线上招募407名3~17岁儿童和青少年家长,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发现,国内家长群体普遍存在儿童疫苗犹豫,负面信息是其新冠疫苗犹豫的核心因素,个体对疫苗信息的风险感知对于疫苗犹豫的影响作用仅次于负面信息,而对信息的效能感知能够降低疫苗犹豫,家长的疫苗素养在信息采纳与疫苗犹豫中发挥调节作用。

    2022年03期 v.9;No.34 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亲子间的手机博弈: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杨晓冬;李怡静;魏然;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媒介时间置换假说为理论框架,探讨家庭关系质量是如何通过青少年手机使用强度,以及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质量负向影响青少年手机使用强度;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强度正向影响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频率。此外,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不仅对青少年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且正向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程度。

    2022年03期 v.9;No.34 3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反霸权新闻在新冠病毒溯源报道政治化过程中的作用

    王登丰;王安然;苏岩;许静;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处于被政治化过程中的全球健康议题。本研究从反霸权新闻的视角出发,选取西方主流媒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非西方国际新闻传播机构:中国国际电视台、半岛电视台英文台、今日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以信源分析、框架分析等方法,分析4家媒体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其在病毒溯源相关报道的报道声量、报道信源和报道框架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选取报道信源时注意到了客观平衡,但较少使用“建设性—行政理性(合作)”框架,体现出较高超的报道操纵水平;中国国际电视台无论从报道信源还是报道框架上,都注重将病毒溯源引回科学轨道;半岛电视台英文台当议题与其主要资助方关联性较低的情况下,报道体现出更为客观、科学的特点;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则是4家新闻机构中最具政治色彩的。反霸权新闻在新冠病毒溯源报道中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有助于抑制科学议题政治化倾向,增进国际舆论场关于特定议题报道的客观性与多元性。

    2022年03期 v.9;No.34 5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计算传播

  • 专业事实核查机构在社交媒体中的“点击诱饵”及其传播效果研究

    张昕之;傅晓艺;

    本研究考察了事实核查机构使用“点击诱饵元素”的现状,并对其传播效果进行评估。本研究通过人工标注样本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分析了12家美国专业事实核查机构过去两年间在其推特账号上发布的24670条用于推广核查报告的推文。研究发现,五分之一的推文包含点击诱饵元素。对于有影响的事实核查机构而言,当其在核查时政和公共卫生议题时,点击诱饵元素对推文的传播效果有负面影响。本研究讨论了该结果对理论、方法和网络内容管理实践层面的启示。

    2022年03期 v.9;No.34 7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演化研究

    张伦;邓依林;吴晔;

    本研究基于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移动新闻媒体用户新闻浏览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随时间推移呈现较为稳定的变化趋势。其次,新闻推送对新闻消费多样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对时间与新闻消费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受众新闻消费主动性对新闻消费多样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对时间与新闻消费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2022年03期 v.9;No.34 9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微信公众号中的信息呈现次序对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王国燕;金心怡;罗茜;黄培锋;

    本文基于财经、体育、科技、教育、健康五类公众号的28455条样本数据,以阅读指数、位置和信息质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而验证数字传播环境中文章呈现次序对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信息质量这一变量后,所有公众号中“位置1”至“位置3”文章的阅读指数显著高于“位置4”至“位置8”,“位置5”及其后文章的阅读指数差异并不显著。同时位置效应并非是线性的,前四篇文章的阅读指数比例约为100∶40∶13∶11。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可能导致了不同类型公众号之间的位置效应稍有差异,在科技类和财经类公众号中部分存在“近因效应”。

    2022年03期 v.9;No.34 11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基于三孩政策的网络议程设置研究

    周胜;吴波;田福庆;

    为解决网络议程设置难以体现出议题和属性间的隐性关系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网络议程设置模型,将原有的词语共现的显性关联,转化为框架效果的逻辑联系。本研究以“三孩政策”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为例,展开网络议程设置的本土化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流程,整合了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适应社交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描述了网络议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更好地观察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测量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偏离程度,给出媒介劝服的定量传播效果。

    2022年03期 v.9;No.34 12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新闻学—真实性

  • 重新认识数字时代的新闻真实性危机——民主政治的局限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张垒;吴婷;

    在数字时代复杂的互联网媒介生态中,新闻事实已不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实在物,基于传统“经验事实”的新闻生产模式的日趋衰落,以及新闻信息内容大量涌现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化竞争都加剧了新闻真实性的危机。从根本上看,新闻真实性危机还和西方民主政治的局限有关。由于相当一部分新闻事实是那些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轻易核查和确证的复杂事件,事实与意见之间的边界变得极为模糊。事实在多数人意见压力下被重新表述、组合、编排和再结构化。而诸如“透明性”“介入性”“情感转向”等解决之道,则是为应对“民主化”趋势在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化举措,并没有解决最根本的事实来源问题,反而削弱了人们把握新闻事实的可能性。新闻事实作为本质上与人相关的“事实真理”,能否解决其所面临的危机,关键不是西式“民主化”,而是人们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来弥合各种各样人为的区隔,亦即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生成新的主体,从而形成具有融贯的和系统的认知能力的“智力-道德”集团。

    2022年03期 v.9;No.34 14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从“核查什么”到“谁来核查”:事实核查的边界协商及其规范性愿景

    闫文捷;刘于思;周睿鸣;

    近年来,事实核查这一新型新闻样式正得到新闻从业者社群内外的共同青睐。从“核查什么”到“谁来核查”,事实核查的行动者日益多元。本文由此指出事实核查当前面临的边界协商,并认为其核心问题是数字化新闻变迁中的元新闻话语重塑。参与式事实核查的规范性愿景在于确立新闻活动的认知权威,使核查发掘的事实性信息和抵近的真相构成公众共同的社会知识,奠定开展公共讨论、塑造共识、影响公共政策的基础。

    2022年03期 v.9;No.34 156-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全球传媒学刊》征订启事

    <正>CN 10-1270/G2 ISSN 2095-9516主办清华大学学术组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思想性与学术性并重——重点发表来自国内和国际学者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内外学者、教育者、业界专家、媒体管理者以及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瞄准世界前沿——不论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都将瞄准世界前沿目标。

    2022年03期 v.9;No.34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