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的文本:延安时期“群众路线”新闻生产与媒介动员News Production and Media Mobilization via the “Mass Line” during the Yan'an Period
马宇涵
摘要(Abstract):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将政治理念与新闻工作融入群众生活、动员革命力量,创造性地实践了“群众路线”,构建了系统化、多层次的根据地“多级传播体系”,并通过多样化媒介渠道覆盖基层实践场域。不同媒介形态在“文本—群众”互动中发挥转换作用,推动政治话语的建构与接受,实现党对群众的动员。本文以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实践为对象,分析党报如何通过大众化转译策略重构新闻文本,探究其对群众动员的具体作用,进一步丰富“群众路线”与“媒介动员”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KeyWords): 群众路线;媒介动员;新闻生产;转译;多层文本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宇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边区群众报(1946年8月5日):加强群众时事教育,《边区群众报》,第319期。
- 常芝青(1981):在晋绥日报的年代里,《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参考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
- 重庆日报(2021年7月6日):1945年7月6日《新华日报》全文发表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重庆日报》。
-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5):《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葛洛(1944):延市桥乡镇的黑板报,《解放日报》。
- 郝建华、张强(2014):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体系,《重庆社会科学》,第12期,82-87页。
- 胡绩伟(1985):办一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回忆延安《边区群众报》,《新闻研究资料》,第1期,1-27页。
- 胡乔木(2003):《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
- 黄钢(1981):难忘的延安之夜——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十五周年,《解放军报》。
- 江西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1982):《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解放日报(1943年4月24日):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解放日报》。
- 解放日报(1943年3月3日):生产大竞赛:《解放日报》。
- 解放日报(1944年5月15日):鄜县陈长安读报组带了识字牌上山挖地,《解放日报》。
- 解放日报(1944年6月4日):绥师部分同学将下乡帮助老百姓读报识字,《解放日报》。
- 解放日报(1945年1月13日):关于开展工厂文教工作的决议,《解放日报》。
- 解放日报(1945年1月15日):西北局图书室出大后方黑板报,《解放日报》。
-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1993):《晋察冀日报史》,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晋察冀文艺研究组(2005):《文艺战士话当年(十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柯华(2018):《中央苏区宣传工作史料选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蓝海(1984):《中国抗战文艺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雷吉斯·德布雷(2014):《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书Debray,R.[1991].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Paris:Gallimard.)
- 黎辛(2002):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纵横》,第5期,6-13页。
- 毛泽东(1933):《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斗争》。
- 毛泽东(1991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1991b):论联合政府(1945.4.24)。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1991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 瞿准(1981):我所知道的《边区群众报》《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参考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
- 赛北(201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研究——对延安时期的考察,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双传学(2022):从“一个方面军”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高度——《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舆论斗争和现实启示,《传媒观察》,第6期,5-16页。
- 王敬(1988):博古的新闻生涯,《新闻研究资料》,第1期,1-26页。
- 辛柏(1981):盐阜大众十五年,《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参考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
- 延森(2012):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原书Klaus Bruhn Jensen.[2010].Media Convergence:The Three Degrees of Network,Mas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London:Routledge.)
- 张慧瑜(2022):从“帐篷话剧”到华北电影队:1930—1940年代晋察冀根据地流动的文化传播实践,《国际新闻界》,第9期,23-41页。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2011a):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28.6.18),见《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2011b):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群众鼓动工作的指示(1941.07.10)。见《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201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
-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1996):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1941.07.04)。见《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北京:学习出版社。
- 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1994):《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
- 周兵(2022):1949年以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版本形成和比较研究,《现代哲学》,第3期,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