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综述——基于近三十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刊载文章的分析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and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Analysis Based on Papers Published on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in Recent 30 Years
张焕萍,李斌斌
摘要(Abstract):
30年来,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地域范围上都有所扩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论文主要基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年以来刊发的143篇有关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论文,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该研究发展前景的思考。
关键词(KeyWords): 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播;新移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焕萍,李斌斌
DOI: 10.16602/j.gmj.20170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曹云华(2002):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22-29页。
- 何芳川(2003):近代华侨与中华文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33-43页。
- 李安山(2001):试析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47-57页。
- 梁英明(2013):从中华学堂到三语学校---论印度尼西亚现代华文学校的发展与演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1-12页。
- 李定国(1996):对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发展道路几个问题的思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15-23页。
- 李金明(1998):闽南人与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25-30页。
- 李明欢(1999):从“被动遵从”到“理性抉择”:荷兰中文学校高年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剖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41-48页。
- 李霈(2010):瑞士周末华文学校---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胡修雷译)《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38-51页。
- 李天锡(1992):试论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16-22页。
- 谭雅伦(2014):承传与创新:略谈四邑侨乡与北美洲华人社区的通俗文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1-14页。
- 王荣国(1997):近代福建佛教向东南亚传播与当地华侨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60-64页。
- 周大鸣、吕俊彪(2008):《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第5页。
- 郑海华(2012年1月29日):商行天下:230万温州人闯出来的现代传奇,《温州日报》。
- 周兆呈(2006):漫画: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另类方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55-61页。
- 庄锡福(1996):新加坡华文教育省思,《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35-40页。
- (1)参见张秀明(2016):华侨华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
- (2)《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正式创刊于1988年,季刊,前身为《华侨历史》,1987年第2期。在本文写作期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尚未出刊,因此不包括在样本范围内。
- (3)本文中“宗教信仰”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还包括中华民族各种民间神祇和祖先敬祀。
- (4)当前只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与《八桂侨刊》属于专门刊在华侨华人研究的期刊,《东南亚研究》及《南洋问题研究》设有华侨华人相关栏目。